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打假及知产保护议题引起空前关注,先后有十余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加大打假及知产保护力度建言献策,认为在提高法律对不法份子的震慑力度的同时,还需要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消费者等社会多方共治,向社会推广已经探索出来的打假新技术及社会共治新模式。
酒类假冒伪劣刑事案件历来是打假案的重头。那么对酒行业而言,如何借力大数据,打造打假新利器,实现在互联网+下的维权协作?
5月9日,第三届中国白酒假冒伪劣刑事打击交流论坛在仁怀茅台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酒企代表300余人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酒类假冒伪劣刑事打击”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探索酒类假冒伪劣刑事打击的新思路、新方法,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郎酒、舍得、劲酒、中粮、保乐力加、富邑等20余家酒企还深入商讨了互联网+下的维权协作。
大数据打假怎么打?
2018年制售假者生存空间遭到空前挤压,各项假货治理的数据指标首次呈现断崖式下降。但是假货治理“洼地效应”也日益凸显:一些新兴社交平台成为不法份子分享经验的重要场所,假货供应链全球化态势给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服务于制售假生态的灰黑产丛生,如假票据、假标牌、黑物流等,制售假犯罪的规避能力和隐蔽性也越来越高......
因此,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假货打击格局,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形成技术驱动、能力共享、模式创新的数字经济时代假货治理体系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不断提升对各类假冒伪劣犯罪的主动防范打击能力,推动是刑事打击职能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与大数据时代刑事保护使命相匹配的核心战斗力呢?
具体工作可从四个维度展开:
1、维度一:坚持严打犯罪。5年来,假冒酒类犯罪案件立案1.08万起,占全国各类假冒伪劣犯罪立案总数的8%。
2、维度二:开创数据导侦。在打击理念上,突出数据思维,注重情报导侦,实现对制假售价犯罪活动超前检测、主动出击和有效防控;在作战机制上,实施大兵团“集群战役”,合成围剿和集约打击;在侦查手段上,提升数据应用处理能力,探索运用云计算、数学模型、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服务和引领侦查工作;在目标方向上,通过全领域数据汇集以及公安机关打击后的数据叠加,开展大数据滚动研判,最终形成迭代循环打击的常态化专项打击声势。遵义设立的打击假酒犯罪情报监测点、打击假酒犯罪工作平台,为全国打击假冒伪劣酒类犯罪提供强力的数据支撑。
3、维度三:探索数据融通。在数据导侦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数据为纽带,由制度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利用数据融合提升协作效能。一个好消息,将会同中外权利人建设数据化协助机制,现已采集仅200家中外企业、54个门类、330余个品牌商标的数据信息。
4、维度四:重塑专业队伍。主要可采取的措施有:
(1)加大专业培训,突出数据化实战导向,提升一线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以战带训,发挥基础培训作用;
(3)调整队伍配置,增加数据分析人才配置比例,强化情报研判部门与行动部门合成作战;
(4)挑选一线执法人员派驻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开展联合数据作战,并鼓励民警参与研发数据分析模型和工具,切实提升办案民警的数据化实战能力。
如何借助互联网+协作维权?
作为主办方代表,茅台集团党委委员、总法律顾问刘汉林在主论坛上详细分析了假冒伪劣行为存在的原因:一是紧俏产品存在市场需求;二是社会主体市场行为有待规范;三是消费者法治意识不强;四是制度落地落细不够;五是有的地方存在保护主义,致使一些犯罪链条长期存在。
对此,刘汉林认为具有“手段多、力度狠、打击深、效果好”四大特点的刑事打击是整治假冒伪劣的最好手段:“在目前的假冒伪劣刑事打击过程中,存在‘打击难、查处难、举证难、惩处难’的四难挑战,酒类行业需要深化合作应对新挑战。”他指出,社会相关方利用各自优势广泛深入参与打假维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维权水平。
作为互联网领域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侵权的急先锋,阿里集团在如何借助互联网+协作维权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学习的范本。
2017年阿里巴巴发起成立了全球首个24小时无时差打假共同体——阿里打假联盟,以期联动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共建打假共治系统,解决单方难解的假货问题。阿里打假联盟通过主动防控、鉴定合作、线下溯源打假以及公众教育等合作项目,帮助品牌方实现假货线上和线下一体化打击。
在“打假共治系统”中,阿里一直坚持技术打假理念,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打假技术的研究和革新。2018年阿里在原有图像识别、语义识别、抽检模型、假货甑别模型等打假技术的基础上,又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假货的识别、防控和打击的技术能力,将可疑涉假商品拒之门外。
而阿里打假特战队还主动加强与执法机关的打假技术共建,启动了类案模型打假技术合作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警企间的技术协作水平,并依托执法机关、权利人、平台共同的打假共治系统,不断提高打假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度和识别率。
整合维权资源,达成“茅台共识”
会议前夕,与部分参与过打假维权执法的公安干警和一线的酒企知识产权保护者交流时,快讯君就注意到,多家酒企与执法机构联合行动打假的案件并不少见。究其缘由,其一是酒企没有执法权;其二是查获的案件鲜有只涉及一个品牌的;其三是可让查处和处罚流程更简捷。如近几年全国糖酒会上发现的制假售假线索,茅台与五粮液都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参与打击,对制假窝点实施了有效打击。
这一刚性需求,在执法机关、企业、政府从各个角度对酒类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真知灼见后,酒企们纷纷传达了希望通过共建共享、协同作战,推动建立酒类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格局的意识,也开诚布公地将各自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力配置、机构设置、经费补贴规划、政策和工作流程等内部的核心分享出来,并相继就维权协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还在议程之外,自发要求展开交流探讨。而本着“深化执法协作,加大打击力度,梳理法治权威,落成社会共治”和“搭建合作平台,整合维权资源,保护行业声誉,实现竞合发展”两大初衷,当天还达成了《中国酒类假冒伪劣刑事打击交流论坛“茅台共识”》。
快讯君特摘录了几条热度比较高的建议,希望以此启发出您对于酒企如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维权协作的建议,并在下方留言。
1、加大与公检法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在刑事打假上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公安、行政、司法要信息互通、合力打击;
2、加强包装材料(商标标识)造假源头打击;
3、各酒企应积极联手协作,共同维权,让维权最大化;
4、互联网企业应向酒企提供有效数据和支持;
5、深化经验交流与办案协作,共同打击侵权案件;
6、打假业绩的宣传利弊;
7、建立情报动态互通共享机制;
8、推动立法,加大处罚裁判力度,让知识产权长信战略切实落地;
9、打假没有边界,假货在哪里,就打到哪里,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甚至消费者都应该紧密联动在一起,高效协同,共治打假、共保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