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协会自身理事会成员扩大会议,会上发布工作报告、进行年度工作总结与规划、表彰等;
二是2017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酒业领袖企业代表论道产业未来发展新格局;
三是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和果露酒等在内6大分会的分会会议。
1、六大酒种年度数据公布
会上公布了2016年重要的行业统计数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226.30万千升,同比增长0.75%。其中饮料酒(包括麦芽酿造的啤酒、葡萄汽酒、鲜葡萄酿造的酒、味美思酒、黄酒、蒸馏葡萄制得的烈性酒、威士忌酒、朗姆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利口酒及科迪尔酒、龙舌兰酒、白酒)产量6274.20万千升,同比增长0.81%;发酵酒精产量952.10万千升,同比增长0.41%。
1-12月,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742家,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780.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2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94.4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22%。
横向看,从产业规模、销售收入、亏损面和进出口几个方面来分析:
产量规模:白酒增幅相比较2015年的5.07%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保持了3.23%的良性增速。葡萄酒行业全年产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并略微下降。啤酒行业在出现连续两年市场萎缩和销量下降后,近期止跌企稳。整个酿酒行业在朝着企稳回升的态势发展,行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稳固有序的进行。
销售收入:全行业总体增长6.27%。除啤酒和酒精外,白酒、黄酒和其他酒的增幅回升明显。白酒尤其突出,是“黄金十年”结束之后首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相比较2015年同期增速的5.22%,基本实现了增速的翻番。2016年延续至今的“涨价潮”应该是白酒行业形势改善的重要表现。黄酒也表现突出,2016年以8.96%的增速提振行业士气。葡萄酒行业虽说增速放缓,销售收入较2015年仍有22亿元增长。
亏损面: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为11.82%,相比较2015年的11.12%有所增长。亏损额方面,除白酒、啤酒和酒精外,葡萄酒、黄酒和其他酒均是加大趋势,说明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产业格局逐步加快。
进出口:酒类产品国际贸易表现活跃,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制品国际贸易持续保持上升态势。累计进出口总额5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8%。其中,累计出口总额13.09亿元,同比增长14.88%,但相比较2015年34.69%的增速,走出国门的步伐仍显不足。2016年国内葡萄酒出口额5.41亿美元,进口额23.08亿美元,贸易逆差明显,国内葡萄酒生存空间进一步挤压。
纵向看,六大酒种表现各不相同:
白酒方面: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酒种,其发展的态势基本决定我们国家酒业的总体态势,白酒产业稳定向好,弱复苏也取决于白酒行业。
但是目前的弱复苏一是建立在近两年行业整体弱势的基础上实现的止跌回升,数字的回升只是与上一年度的比较。
如果从历史角度看,现在的回暖与曾经的两位数增长相差甚远;另外还仰仗茅台等部分优秀企业的强力拉动。大企业上升,中型企业稳定,但是小型企业全面的下降,我们还不到说好的时间。
因此,白酒企业依然需要在产品价格体系的科学建立上下工夫,拉开定价区间,靠低端产品占领市场,靠中高端产品创造利润。
啤酒方面:量的增长也将进一步放缓,预计是这样,三五年,基于消费结构转型和消费产品结构的转变,以及我们自己的啤酒文化逐步的推广和深入,开发新的市场增量空间成为我们行业发展的重心,那么我们市场的容量仍将有增长空间,波段上行仍然是我们啤酒产业的今后未来几年的主基调。
葡萄酒方面:葡萄酒总体的状态仍然是在底部运行。市场分化明显,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还是上升,大品牌和推广工作做得好的小酒庄或者小品牌都有上升。并且市场继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
在发展方向上,应加强品牌建设,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
黄酒方面:小有进步,但是产业的地位,产品的价值,黄酒文化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应该找到黄酒业发展的空间和方向,文化上做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技术上解决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理论和技术进步的融合;产品上在确立饮料酒定位的基础上,提高饮用愉悦感和饮后舒适度,从而确定产业发展的大战略,最大程度体现黄酒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果露酒方面:经过十多年发展仍未取得突破进展,源于众多消费者对果露酒的认识缺乏或存在误区,以及果露酒行业、企业自身还不规范等因素造成。仍旧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和机会。
酒精方面:行业向好,产业集中,下游的需求量不足。
2、把握2017的产业发展风口
一是行业调整的关键是产业转型,关键是品质与特色。酒的社会属性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交往的嗜好性消费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活品质需求,个性消费需求,在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品质与特色一定是酒业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品牌效益向品质、特色效益转变一定是顺势而为,一定是新的机会。
打造体验消费者,提升产品品质特色,将品质和特色作为产品品牌的核心,以规模转特色,以产量转品质应该是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机遇,白酒酒庄、葡萄酒酒庄发展模式正是重要方式!
二是品质与特色的实现需要推动传统酿造向智能、智慧酿造转变。加大酒类酿造基础科研研究,将智能技术引入酒类产业,实现酿造的智能化,以智能化实现酿造的高品质。先进的工业智能化可以展现酿造技艺的先进水平,是传统白酒酿造基础的升级;而传统手工酿造的精细化与艺术化更能彰显中国酿酒师的伟大智慧。智能酿造与智慧酿造并举,智能酿造保品质,智慧酿造创特色,二者相互辉映,沟通发展。
三是传统消费向健康、理性消费转变有促使品质和特色再上新台阶。目前国人饮酒的干杯文化正在转变,饮酒是健康、是愉悦,是增加情感,不能成为一种负担。酒类消费在中国的负面形象无不和过量饮酒息息相关,酒类消费缺乏场景感、体验感仪式感和参与感,不能否认这是部分白酒消费者转向饮料酒的重要原因,以及80、90后消费者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根源。
因此,引导转变消费方式,创新消费方式很必要,开创少喝酒、常喝酒、喝好酒的理性消费者时代,对品质与特色,特别是健康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重点骨干企业要同时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产酒不能单独以扩大内需为主导,应该随着中国崛起一路一带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华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和消费文化向世界传播远远不够,目前最关键的是中国酒文化的系统建立、中国酒类标准的系统建立,中国酒类消费方式的系统建立。
五是总经销+分销向互联网+连锁经营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程度大幅上升!酒类传统营销主要是区域代理+分销和产品总经销+分销当时两大类,全国酒类经营主体有近300万家,绝大多数为微小企业,市场无序竞争激烈,营销手段,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相对落后。而随着移动互联新的分销模式引入,灵活性更强、精准度更高、互动性也比较高好,其中最瞩目的就是互联网+酒类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生产企业和酒类渠道大商也纷纷尝试连锁专卖的方式。
3、看透未来市场变化特点
一是价格合理化。行业调整期,目前消费终端价格已经趋于合理回归,这为酒业转型带来新的健康发展机遇。各大酒厂纷纷调整自己的经销网络,节约渠道成本推广。只说两点:首先是国内消费逐渐成熟和理性,加之选择机会越来越多,追求合理的性价比成为厂商和消费者沟通的理念;其次是渠道扁平化,酒类消费的价格更加合理化,市场作用发挥明显。
二是消费多元化。酒业调整的主题是回归消费者,消费者的价值追求多元化特点明显,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对品质、品味与个性的追求越发强烈,未来需要与消费者开展深度互动,以体验营销的形式了解消费者需求,在服务、品质和标准各个方面努力提升!
三是营销零售化。酒类营销由“总经销+分销”向“连锁经营+互联网”转变,本质上是流通向零售的转变,是向消费者更近了一步,成为2016年最为抢眼的亮点。新的酒类营销模式初期由于没有核心品牌的主流产品,为尽快成为市场新宠,以高关注度产品低价引流博取眼球,一度成为市场搅局者,但其以性价比优势为基础,可体验、便捷服务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随着商业模式优化为“厂家直采+连锁或B2C零售+e”,而名特总经销产品成为核心利润来源,这一模式被大企业所认可和接纳!
来源:酒说